铁锤专栏丨最后这几天应该干点啥?眼瞅着考试近在眼前了,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就有点懵:在这么个特殊时间,说干点啥吧,这么点时间好像啥也干不了;说啥也不干吧,又觉得不太合适。 所以到底该干啥,想必是很多考研人早上起床的时候必须要问自己的一个问题。 首先要确定一个前提,那就是一定要有事做,不能躺平。 很多同学到了这个阶段,发现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掌握,感觉自己没有学好,于是便产生了放弃的念头。 其实我要说的是,没有任何一个人是觉得自己准备好了才上考场的。 知识是无穷尽的,任何阶段都会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,任何时候都会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,这是一个常态。如果因此就放弃继续前进,那属实是没想明白。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还是要继续学习的,学习这个东西嘛,逆水行舟不进则退,你别看你学一个星期好像没啥用,你扔一个星期可见效了,那是真忘啊。甭管怎么说吧,学还是一定要学的,关键在于: 学点啥,怎么学? 那么到底该学点啥呢? 首先政治大题、英语作文该背还得背,这都是好拿分的地方。专业课同样得继续背。 其实到这个阶段,专业课大家都已经背过几遍了,其实脑子里已经有一个储备了,但是问题在于,专业课这个东西其实特别容易忘,你要是不继续背,很可能就是以前背的东西也遗忘了。那么如此一来就会有另一个问题:怎么背呢? 这个阶段的专业课背诵,其实有两条路线:一个是抠一些自己薄弱的环节,另一个是整体性的重。 那么应该选择哪条路线呢? 我认为需要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。当然这个要求有点高,在剩下的时间里似乎很难保证二者兼顾,那么我们在这里设置一个优先级,整体重复的优先级要高于抠薄弱环节的优先级。这样做是因为,在最后这段时间,我们优先要保住基本盘。整体重复有助于我们保证对旧知识的牢固掌握,这样就保住了基本盘。然后,在整体重复的基础上,再追求对薄弱环节的修补。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自己的薄弱环节在哪里,所以整体性的重复其实也有助于我们查找自己的薄弱环节。当我们查找到薄弱环节后,就可以进行进行补充了。这种补充其实也就讲究,一定不可以死抠细节。很多东西之所以薄弱,是因为我们不理解,但是已经不理解的东西,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理解了。所以此时我们要做的,是用最短的时间,把那些不理解的东西背住,然后继续进行整体重复。 总体来讲,这个阶段应当继续学习,以整体重复为主,查漏补缺为辅。速度是最关键的东西,不过这个东西要因人而异,对知识点熟悉的,一天过一本书,每天重复一遍,对知识点不熟悉的,可以一天过半本,或者一天一章,但是最低限度,是要在考前把所有的知识点再过一遍。保证所有知识点在心中是熟悉的,这才是我们上考场的底气。 如果各位在最后这几天还有什么疑问,可以在评论区留言,也可以直接加我微信咨询哦~ |